蛋撻在葡萄牙被稱為Pasteis de Nata,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傳統(tǒng)點心,里斯本的大街小巷都可買到,我們所住的酒店每天早餐也都能吃到,但要品嘗到最正宗最具歷史的蛋撻,還得到 位于里斯本近郊小鎮(zhèn)Belem的百年老店Pastéis de Belém。

這家始創(chuàng)于1837年的Pastéis de Belém甜品店,位于里斯本河邊的熱羅尼莫斯修道院 (Mosteiro dos Jeronimos)旁邊,看起來一點兒都不起眼,破舊的房子,小小的門臉,如果不是門口排長隊購買的人群,稍不留神兒就會 和世上最正宗的葡式蛋撻擦肩而過。

相傳蛋撻的起源跟熱羅尼莫斯修道院息息相關。1820年葡萄牙自由革命之后,從1834年開始,所有修道院均被關閉。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為了生存,嘗 試著制作一些甜品,在附近的甘蔗提煉廠出售。沒想到迅速被人們接受,成為當地的美味。1837年,Pastéis de Belém在甘蔗廠旁邊的店鋪開 業(yè)。從那時起,這家店就一直沿襲著傳統(tǒng)的古老“秘方”,并由主糕點師親手在密室調制,到如今也只有三個人掌握這種蛋撻配料的方法。


新鮮出爐的蛋撻,撒上香醇的肉桂粉,一口下去,薄如紙張的撻皮香酥十足,入口即化的蛋液與牛奶的濃郁完美融合,還有控制得當的焦糖比例使得蛋撻甜而不膩,真是唇齒留香,回味綿長。這樣一只美味的蛋撻只需0.95歐,以歐洲的消費標準來說算是很親民的了。


坐在墻壁上鑲嵌著古樸典雅的青花瓷的百年老店,混雜在不同膚色和頭發(fā)的陌生人中間,聽著身邊陌生的語言,品嘗著剛出爐香甜可口的蛋撻,恍如時光倒流,讓自己的感官完全沉浸在這藍色葡式風味中……
(來源:新浪美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