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汽車訊 SUV的熱潮正在中國大地蔓延開,無論是高端的豪華進口車,還是20萬元區(qū)間的合資品牌車型,大部分都呈現(xiàn)出了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。從我們熟悉的本田CRV說起,到豐田的RAV4、大眾途觀(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),以及新近的韓系車型現(xiàn)代ix35(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)、起亞智跑(配置 圖庫 口碑)。即便沒有加價提車,也會面臨排隊等候的場景。
長安首款SUV車型曝光
而這股熱潮目前正在向自主品牌車型市場全面蔓延,挨個點數(shù)幾大主流自主品牌廠商,幾乎都有正在開發(fā)本田CRV這個尺寸的城市SUV車型。比如吉利的帝豪EX7(配置 圖庫 口碑),亮相多時后只等上市,同樣情況的還有比亞迪的S6和力帆SUV,此外長城的哈弗(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)H6也是不同于之前任何一款哈弗的全新城市SUV車型,此外還有奇瑞的瑞麒X3和華晨的A3都已經(jīng)曝光,都是直指這一細分市場的全新車型。
長安首款SUV車型曝光
此時又是臨近4月車界盛世上海車展的前夕,正是各大廠商摩拳擦掌,蓄勢待發(fā)之際。在如此大好的SUV熱潮之下,長安汽車當然也不會坐視旁觀,四款長安SUV的外形專利申報圖曝光。代號W-1,W-2 ,W-3,W-4的四種方案同時曝光,但最終能夠勝出的只有一款,很有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上海車展上以概念車的身份曝光。
雖然2009年的上海車展上,長安也帶來過一款代號E301(配置 圖庫 口碑)的SUV概念車,但雙鷗翼門的三座式設計,再加上夸張抽象的外觀,看上去更像是一款月球車,更加注重的是概念展示。而此次將會亮相的概念車很有可能會成為未來量產(chǎn)車型的原型,就如同2010年北京車展上兩廂的C201概念轎車,就會在今年推進量產(chǎn)成為長安全新A級轎車。
長安首款SUV車型曝光
向長安消息人士求證,長安的確在開發(fā)SUV車型,之前計劃自主品牌車型可能會借鑒豐田的RAV4車型。(實際上目前自主品牌的SUV車型,大多還是存在明顯的借鑒模仿,再此之前我們都有過詳盡的分析解讀,比如吉利帝豪EX7借鑒豐田RAV4,長城哈弗H6(配置 圖庫 口碑)借鑒本田CRV)而此前長安的SUV開發(fā)進程有所放緩,至少在2012年之前不會推進量產(chǎn),2011年的主要工作將是C201等全新轎車車型。
長安首款SUV車型曝光
觀察長安SUV申報的這四個方案,說好聽點,可以看到集眾家之所長,說難聽點,就是東拼西湊。比如可以看到類似起亞Venga、馬自達CX-7(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 4S店)的前臉設計;起亞智跑、英菲尼迪EX(配置 圖庫 口碑 論壇)25的尾部設計;還有現(xiàn)代ix35、馬自達CX-7的車身側面設計。當然這目前還只是概念作品而已,并不一定代表最終的量產(chǎn)版外形。
但可以肯定,長安SUV的設計風格的思路比較清晰了,就是城市化的時尚SUV車型,大燈可能會加入最為時髦的LED日行燈,前后輪眉都會采用明顯的外拋設計,車輪尺寸也最大化的設計。不會簡單采用防擦條的設計,而是外凸內(nèi)凹的腰線來突出身段浮屠有致,尾燈也會加入LED元素,傳統(tǒng)越野風格的外置式備胎不會再出現(xiàn),會像轎車一樣儲存在行李箱下方。但外觀風格上會突出野性的一面,比如其后保險杠上大尺寸的防擦護板。
長安首款SUV車型曝光
從目前的開發(fā)情況和相關消息來看,長安的SUV推出還尚需時日,因此可能在動力上也不會在使用目前長安CX30車型所使用的JL486Q2和 JL475QK等2.0L、1.6L發(fā)動機。目前長安正在研發(fā)新一代的自主發(fā)動機,集中推廣小排量的汽油發(fā)動機搭載GDI直噴技術和渦輪增壓技術。
長安首款SUV車型曝光
其中去年曝光的一款全新研發(fā)的復合燃燒直噴發(fā)動機(ICCS),既有可能在未來成為長安中級車型以及這款SUV的主力動力,這款發(fā)動機在2010年成功點火,未來將會量產(chǎn)裝車。這款發(fā)動機是在長安D20發(fā)動機的基礎上成功集成應用了包括雙可變氣門正時(DVVT)、兩級可變氣門升程(VVL)、內(nèi)部和外部廢氣再循環(huán)(i-EGR和e-EGR)、燃油缸內(nèi)直噴(GDI)、稀薄燃燒、CAI燃燒及低摩擦技術等在內(nèi)的幾乎所有的汽油機主流先進節(jié)油技術。
據(jù)了解,該發(fā)動機的初步性能顯示,其怠速油耗相對基礎機可降低30%以上,部分負荷(2000rpm@2bar BMEP)油耗相對降低20%以上,低端扭矩(2000rpm)可提升10%,最大功率與該發(fā)動機的基礎機型相當。
長安首款SUV車型曝光
雖然自主品牌均在發(fā)力SUV車型,期望把握住這個超高速成長的新興市場。但要想取得幾款合資車型那樣的成功,還是需要在自身技術水平,造車質(zhì)量等各方面更具說服力,拿出更多“內(nèi)秀”的東西,才能體現(xiàn)自主品牌真正差異化的一面,而不是單純的模仿借鑒(新浪汽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