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2日上午,涇陽縣王橋鎮(zhèn)仲山塬畔彩旗飄揚,鑼鼓喧天,陜西省水文化建設的標志性工程——李儀祉紀念館落成隆重開館。 李儀祉先生1882年出生于渭北旱塬的蒲城縣馬湖鄉(xiāng),從小目睹了鄉(xiāng)親們缺水的貧瘠之苦,自幼便萌生出興修水利、救民于苦難的思想。李儀祉畢生致力于我國水利建設和水利教育事業(yè),足跡踏遍祖國南北,不遺余力治理江河湖海,功德澤惠17個省區(qū)。 李儀祉先生于1938年去逝,在他56年生涯中,以治水為志,求鄭白之愿,效大禹之業(yè),興學執(zhí)教,鑿涇引渭,治黃導淮,整治長江運河。1922年后其歷任陜西省水利局局長、西北大學校長、陜西省建設廳廳長、華北水利委員會委員長、導淮委員會委員兼總工程師、中國水利工程學會會長、全國救濟水災委員會委員兼總工程師、黃河水利委員會第一任委員長、揚子江水利委員會顧問等職,為祖國水利事業(yè)做出了卓越貢獻,被譽為“中國現(xiàn)代水利先驅”、“陜西近代水利的奠基人”。 李儀祉紀念館是在整修原李儀祉墓園基礎上擴建而成,是我省“十二五”水利重點建設項目和水文化建設標志性工程,填補了陜西省水利專業(yè)紀念館的空白。 紀念館于2011年1月開工,歷時一年零六個月建成。館內集展示收藏、教育宣傳、文物保護、研究交流等功能為一體,集中展示了以鄭國渠為代表的古代水利發(fā)展史,以“關中八惠”為代表的近現(xiàn)代水利發(fā)展歷程。(三秦都市報) |